中国国民目前资产配置:银行等多方面理财30%左右,房地产50%,二级市场股权只有9%。
住房不炒政策,房地产价格增长失速导致房子的金融属性消失,所以房地产占国民资产部分下降
银行等理财由于新规,不在拥有资金池,比如原来100个项目,一个爆了,剩下99个损失点收益去填,现在项目一对一,爆了就爆了,无刚对,就是个低收益版的p2p,所以银行理财占国民资产部分下降
在未来低利率社会(4.35是保不住的,出口全废,要2以下了),大家也不再看的起存款。
配置境外资产收到严格管制,该转走的也走的差不多了
那么没地去的钱就会由二级股权市场吃掉,大家会在未来看到有钱的没钱的人通过直接的间接的方式将资金扔入二级市场。
以上是理论推演
下面是经验主义
发达国家的特征是经济增速慢,人均gdp高,中产阶级大,这也是中国未来的趋势
发达国家金融资产占总资产60%,其中间接直接(养老金,etf,公墓)的二级市场股权比例至少占50%以上,也就是30%的总资产,对比中国来说要翻三倍,算上资产增长不止三倍。
简单经济学,如果市场里有4个苹果,市场总共有100块钱,每个苹果值25块,这时市场有300块钱了,还是这四个苹果,每个苹果75块,苹果就是市场的优质股权。
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发达国家的股市涨幅和gdp增速总是错配的,因为经济高速发展时,哪里都是机会,钱看不上二级市场这些大家伙,当经济失速,利率下行,资产荒出现,二级市场的龙头开始用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收割行业,实现业绩增速逆生长,而资金只能去二级市场,实现戴维斯双击。
第二个发达国家的特性是阶级固化,目前只有美国通过源源不断的移民掩盖了这个问题,其他愈演愈烈,中国也是如此,劳动力价值的总体增速一定是小于资本的了,如果不发生ai引导的效率革命,蓝领服务员等低门槛劳动力价值的增速反而会大于白领。比如美国留学生就很簑,净收入覆盖不了学费,也没比老墨和福建人多挣多少
所以对于年轻人,反而更应该参与资本市场,但
不能本末倒置,要用资本市场为辅助,主要还是投资自己,在40岁以前,因为心气,能力等因素,你的劳动力价值增速是很快的,而且是有确定性的,而投资并没有确定性。
世界各个国家谁放水多,谁就收割更多韭菜,大家比着放,最后手里的钱越来越毛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管你是谁,你只要有国内资产,最好的就是配置二级市场股权,甚至对于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人,中国的二级市场就是风险收益比最高的地方。
风险提示:
1. 中国经济崩溃了(类似失去的20年),不过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先崩一步,经典的杠杆崩金融反噬实体, 中国杠杆去干净了,股市跟实体经济也没啥关系。。。
2. 买错股票标的了,你全仓了个康美药业号称价值投资,最后血本无归,或者看着12年不动的上证骂娘,其实沪深300已经翻倍
3. 用错误的方式买股票
你坚信价值投资,越跌越补,后来公司的扇贝跑了/被梦想弄窒息,然后退市了。
你坚信基本面分析,低估杀入,后来发现业绩年年涨,但跟你好像没什么关系,去收购了一些叫什么饿了吗,摩拜的公司,然后用这些公司把本来属于你的钱烧掉, 最气的是被收购公司的ceo还被一篇叫做《xxxxx套xxx亿x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文章用来作为例子嘲笑你
你坚信高抛低吸,日拱一卒,后来发现总是做成高吸低抛,被以恶意做空国家罪逮捕。
你坚信技术分析,在港股画出5重底,重仓杀入,重仓杀入,几天后指数飞流直下3000点,抬头不见五重底。
最后你发现旁边每月定投指数基金的张三,收益满满,你说a股都是赌场我要去美股,那才正规,然后你两周赶上4次熔断,与巴菲特见过一样的世面了。
看到这里你哭了,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买股票呢? 这就引出风险4了
4. 谢伯瑄可能是个啥B,上面都是他胡说的
Leave a Reply